首页

女权天下踩踏网

时间:2025-05-29 20:18:01 作者:文化中国行丨传统佳节邂逅国潮风 激发“端午经济”新活力 浏览量:94606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近期,随着端午假期临近,民俗体验游热度攀升,国潮风引领文化消费新风尚。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赏古乐……各地文旅场景不断推陈出新,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如今,端午习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端午民俗体验游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文博游、非遗游、古镇游成为游客出行首选。

  以传统佳节为契机,多地因地制宜,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推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文化游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新热点。

  河面上,锣鼓声、击水声不绝于耳;在岸边,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近几年,蕴含传统文化又凸显竞技魅力的赛龙舟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端午节前后,各地龙舟大赛接连开桨,越来越多人希望前去“打卡”,体验“百舸争先”的乐趣。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是不少游客最期待的端午节活动之一。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67%,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45%,机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10%,屈原故里湖南汨罗旅游预订订单量也同比去年增长85%。以节为“媒”,各地将“龙舟经济”与旅游业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打造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正是人们“味蕾寻鲜”的好时机。粽子消费市场近日热闹非凡,青稞粽、海鲜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口味升级、跨界“上新”,不仅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也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和幸福滋味的追求。

  今年的“国潮”味远不止有粽香。购物平台上,南瓜、荷花、元宝等小巧玲珑的各式香囊琳琅满目,艾草搭配黄金球、祈福卡片制成的艾草花束令人眼前一亮。传统工艺品也与现代时尚交融,打造出独特的“国潮端午”氛围。

  非遗市集也是端午假期的好去处。今年端午节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亲子出游比例大幅攀升,端午非遗体验成为家庭旅行的热门之选。包粽子、做香囊、学古画,观看精彩非遗演出,聆听古韵音乐会,穿着汉服沉浸式游览古镇……多彩活动汇集成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游园会,召集游客端午“拾趣”。

  端午假期,入境游热度继续攀升,来中国体验民俗文化被许多海外游客列入旅游清单,国潮文创、非遗体验备受关注和喜爱。随着“即买即退”与入境免签、入境便利化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叠加,今年端午假期入境游酒店搜索热度超一倍,再次凸显“China Travel”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文化大餐”日益丰盛,国潮消费持续火热。“传统民俗正在成为游客旅程中的亮丽风景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文旅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文化体验新场景,“诗与远方”越来越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端午节为契机,多地将传统民俗有机融入公园、美术馆、古镇等新空间,传统文化、国风古韵被重新激活、演绎,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庆一商圈用盆栽打造郁金香花海 吸引市民打卡

当中国高铁技术走入欧洲,共建过程也成为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的契机。除了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外,本地居民也有了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工信部:到2030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

“胡宇舟先生,感谢你们推广的中国先进种植技术,今年的水稻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期待在中国技术支持下,中布农业合作取得更棒的成绩……”即将第四次踏上援非征程、来自湖北省咸宁市的农业专家胡宇舟近日收到了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农技员铁宁(音译)发来的好消息。

突发!肯尼亚一座大坝决堤,造成至少42人遇难

丁晖手机里就珍藏着一张照片,清晰捕捉到了白鹇的身影。每年夏季,他总要到武夷山待上半个月。2021年,为摸清“家底”、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武夷山国家公园启动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丁晖成了召集人。穿着雨鞋,挂上相机,一群群调查队员穿梭在武夷山间。“每次都有新收获,武夷山总是给我们无穷的惊喜。”丁晖说。

中国与格鲁吉亚互免签证协定将于5月28日生效

“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同步培养传承发展非遗技艺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我们希望,以市场手段赋能非遗传承,让这些老手艺‘活’起来,吸纳更多富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带动就近就业。”高冬昱说。(完)

名不符实的“青年养老院” 怎么到处是“分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创建于1953年,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新生儿医疗中心之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